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心动态 > 中心活动 > 正文

中心活动一百一十(2024.06.05)

【作者:杜一凡 | 编辑:贾雨珂 | 发布日期:2024-06-06 】

时间:2024年6月5日

主题:文献汇报与学习

第一环节:分析师预测相关内容汇报

杨劲松汇报吴溪老师著作《会计研究方法论》中分析师预测部分,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分析师跟踪行为、分析师盈余预测特征、分析师的股票价格预测和投资评级。

第二环节:分析师相关文献汇报

武文锦汇报外文文献《Managing Decision Fatigue: Evidence from Analysts' Earnings Forecasts》(刊登于JAE,作者Yawen Jiao)。文章认为,当分析师的决策疲劳程度较低时,他们会选择优先预测重要程度较高和预测难度较高的企业;具有更强职业关注的分析师(例如,年轻的分析师或地位较低的经纪公司的分析师)更倾向于决策疲劳管理,受决策疲劳影响更大的分析师也是如此(例如,更容易变得决策疲劳或在一天中执行更多预测的分析师)。

曾老师和同学们讨论如下:

1.模型中变量的脚标本身就是实证设计的一部分,需要慎重考虑和选择。实证研究的严谨性,需要以小见大,足够严谨和慎重。只有经过深思熟虑和准确界定,才能确保变量设定在反映相关事务时准确和有效,从而得出可靠和科学的结论。

2.变量加1后取对数(通常称为“对数转换”或“偏移对数转换”),常用于大量变量取值为0的情况下。对于变量取值大于0的因素,例如资产总额,不需要也不可以用加1取对数的方式。

3.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不断地深入探索问题的本质,而不是停留在表面。

4.虚拟变量有“是”或“否”二个状态,仅对应两种回答,即肯定或否定,关键在于识别“是与否”的逻辑判定。

5.养成边做边检查的习惯,有效减少错误,提升工作效率。

第三环节:大语言模型方法相关文献汇报

费一洋汇报文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测度难题: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新方法与新发现》,作者提出数字化转型的度量一直存在分歧,导致研究结果的不可比,难以复制和相互冲突,具体体现在测度对象不够统一明确、测度方法不够科学准确。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展开研究。

收获分享:

1.简明扼要、高度凝练的段首句。

2.严谨的指标设计。

3.读者导向的写作逻辑。向读者解释每一个文章细节的理论原理或操作方法,善于使用“由于、为此、考虑到”。

老师和同学们讨论如下:

1.无论写作,还是评论,都要恰如其分,做学术要将“严谨”二字贯彻始终。

2.文章贡献要与标题吻合,避免文题脱节。

3.国内的研究重视实用主义,要紧扣当前紧要的经济热点问题,紧跟时代步伐。要深入剖析,要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

4.数字化转型的研究是现在时,而非完成时,国家对数字化转型重视程度,这也是组内的重点研究方向。同时,今年还是产学研元年。做科研,不能“闭门造车”,要走进企业,对现实问题要有更多维度、更深刻的认识。

5.工具变量的选择考虑以下因素:自然地理距离;当地历史数据;更高维度聚类。平时多积累素材,才能有备无患。

6.论文写作,应着重强调创新性。

7.发言要高度凝练,简明扼要,重点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