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专栏访谈 > 专家学者 > 正文

黄速建教授: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变革

【作者: | 编辑: | 发布日期:2021-09-22 】

新学期伊始,同学们有幸登门拜访了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教授,以“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变革”为主题展开专访。

Q1黄雷:请问黄老师,您怎么看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变革与创新的影响?

黄教授: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新一轮工业革命。在这一方面,中国在全世界是排在第一阵营的。从数字化转型本身来说,国有企业是中国数字化转型的主力军,其数字化转型是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信息化的工业化和智能化的工业化。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都发生在国有企业,比如智能电网、高速公路的监控、收费系统,燃气、供暖、供气等影响国计民生的公用事业部门等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民营企业,也是我们国家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因为民营企业在中国的经济中具有所谓“56789”的特点。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56789”决定了民营企业是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场景和主战场。5——贡献了中国经济50%以上的税收;6——贡献了中国经济60%以上的GDP;7——贡献了中国经济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贡献了中国经济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民营企业数量占全部企业95%以上。举个数字,2019年1-7月,民营企业税收占比为56.9%,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比60.3%,在制造业投资中占比更达到85%以上

民营企业诸如大疆无人机、华为等科技巨头,在数字化方面做得相当出色,民营企业也涉及到基础设施的数字化转型。不过民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最亮眼的还是基于消费互联网的平台型市场经济主体。比如,腾讯、阿里巴巴、京东、快手、抖音,等等。

绝大多数的重大数字化转型场景,还是发生在国有企业。这跟国有企业在中国整个经济当中的位置是相匹配的。

Q2黄雷: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面对人才缺乏、技术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足、生存时间短暂等问题,中小型民营企业还有哪些发展机遇?

黄教授:民营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无论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存在人才供给不足的情形,民营企业贡献了中国经济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目前的就业,主要是在民营企业。我国就业人口的80%左右是在非国有部门。民营企业在工资、待遇方面的自由度很大,比较容易吸引人。大量国有企业的管理骨干、技术骨干,都在向非国有部门流动。而且,还有混合所有者改革来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所以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比,缺乏人才的问题整体上不一定很突出,人才缺乏的问题不是民营企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民营企业确实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融资贵,比如它的基准利率,可能会在基准利率上上浮几个点,而国有企业就可能会在基准利率上下浮几个点。有两个基本的原因。一方面,金融机构在处理贷款时,因为单笔贷款的规模越大,对银行的收益贡献越高,所以,银行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更倾向于向规模大的国有企业贷款。另一方面,向国有企业贷款形成坏账的可能性可能会小一点,风险可能更小一些。银行更乐于给国有企业贷款与其说是企业所有制性质的原因,还不如说是企业规模与企业发展质量的原因。当然还可能有其他许多原因。如果说银行出于各种原因给予一些发展质量较差的国有企业贷款,这个问题其实也是国有企业改革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即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软化问题。

民营企业整体上技术水平不算高,但是这些年创新的主力也是民营企业。华为是民营企业,做消费互联网的企业更是民营企业,大疆无人机也是民营企业。现在许多中国的民营企业都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大企业,所以说民营企业的问题需要具体分析。不能说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弱,应该说是重大创新突破弱。因为,很多重大的技术突破,尤其是在有些基础能力的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上,往往是市场失效的。在这种情况下,一定是以国有企业为主来做的,国有企业有这个义务,也有这个能力。举个例子,原来没有独立的移动通信标准,但是国家要求中国移动来制定TD-SCDMA的第三代移动通讯标准。为什么是中国移动做呢?第一,中国移动是国有企业,有这个义务。第二,中国移动在移动通信领域一家独大,获得大量的垄断利润,有能力做。对于中国移动来说,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说是不挣钱的。但是正是从TD-SCDMA开始,中国有了第一个在世界上独立的移动通信标准。有了三代的移动通信标准才有了四代移动通信标准TD-LTE,然后才有华为五代的领先,之后还有六代的移动通讯标准。像这样的重大技术突破,需要国有企业发挥主导作用。

Q3黄雷:您如何看待大型企业带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

黄教授:首先,中国早就有一大批“专精特新”的小巨人企业。我们国家的“专精特新”企业,可能大多数产品是直接消费品、制造业的中间零部件,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谈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带动作用,我们国家的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关系跟韩国不一样。韩国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都是跟着几个大财阀的,比如三星。那么这种情况会出现大企业在工业制成品的需求方面形成完全的买方市场,所以韩国大企业压榨中小企业的问题比较严重,中小企业根本没有定价权。但是,我们国家每一个行业的市场供给厂商很多,厂商之间是有竞争的。比如,电信行业就至少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铁通四家,中小企业向下游供货和服务是可以选择的。现在对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也有某些措施和要求,比如要求采购百分之多少的中小企业产品。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的情况,在制造业主要存在于大型设备制造的领域,也包括一部分电器产品。

Q4黄雷: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社交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企业的影响?

黄教授:对企业来说,社交媒体主要用于销售和宣传企业形象,是数字化转型的一个工具。在APP上购买商品或者在APP上浏览体检报告,是数字化转型的一个体现。比如说对高速公路的监测、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规划、运行,可以通过APP查阅,所以说社交媒体是数字化转型或者说数字化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对消费者来说是个消费工具,它只是一个辅助。

社交媒体技术应用对企业的创新作用,或者它对于推动企业创新的作用有多大,还比较难说。我认为,社交媒体是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一个工具,它不是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基础和主要技术。对于制造业来说,数字化转型是基于信息物理系统、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3D打印,工业机器人等现代技术上的,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制造技术与制造系统的突破性创新和大规模产业化过程。

Q5张舒铭:我们了解到,黄教授,您在1978年进入厦门大学学习会计专业,而后却在企业管理方面做长期研究,是怎样的契机让您做出这样的选择呢?

黄教授:会计学是企业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时企业管理刚刚兴起,我期望自己在学好会计学的基础上去学习企业管理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期望自己在企业管理领域做出自己的理论贡献,这也是自己的兴趣使然,没什么特别的原因。

Q6张舒铭:黄老师一直以来主持有很多的自科和社科基金的项目,那老师可以分享一下选题方面的经验吗?

黄教授: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本上都是有指定题目的。假如我决定要报,就会先去看看公布的课题指南。国家自科基金申报的话,我会选择熟悉的,但又是改革过程当中、或者经济发展当中、或者企业管理理论研究当中重要的问题,来拟定选题。选择申报的题目首先一定要问题导向,在确定了选题以后,要组织文献学习。分析在这个领域里面的研究进展,有哪些需要进行研究的关键问题,再结合公布的题目去做选择。

Q7曲扬:因为北邮的工科氛围比较浓,所以就特别想问问黄老师,在财经类学校学习经济和会计是什么样的体验?

黄教授:工科类院校的管理专业,可能更注重的是工具、方法、计量。你们在这方面往往会强一点,但是从整体上来讲,可能要更加注意思想性、应用性。工科类的管理类、经济类专业出身的申报课题,往往考虑得更多的是变量关系。而财经类专业学生,更重视思想性、观点性,侧重点可能不太一样。工科类院校更擅长使用工具,那么对于财经类的院校来说,培养的学生的思路可能会更开阔一点。

论文选题,一定要是问题导向,要规避变量导向、数据导向。变量和数据导向就是先看能找到什么数据、选取变量,把数据跑好,得到结果,再倒过来定假设、找文献依据,再确定题目。这就叫做“为写论文而写论文”,不是为解决问题写论文。规范的学术研究,要先确定需要解决的“problem”。确定“problem”可以有几种路径。一是看文献,先看某个领域下哪些问题还没有人研究,或者研究不够,需要进一步研究,或出现了新的情况,需要继续研究,等等。还有一个,就是到企业、实际工作部门访谈,在调研访谈的过程当中,发现问题,找出一些值得在学术上进行研究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