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世界都见证了了一场史诗级的暴跌,从昨天下午的中东股市,到今天开盘的亚太市场,还有大洋彼岸的原油期货,无一幸免。根源则是周末一场谈崩了的会议。
市场到底有多惨烈,我们先来感受一下。周日开盘:沙特TASI综合指数下挫7%以上,全球最赚钱的公司——沙特阿美开盘即跌停;阿布扎比ADX综合指数开盘直线下挫逾300点,跌幅达到6.81%;迪拜DFM指数开盘即暴跌8.6%至2249.05点;开罗EGX30指数开盘即下挫近500点,跌幅超过3.5%;卡塔尔多哈股指开盘下跌4.1%,最低触及8,928.02点;科威特KWSEMP指数盘中跌幅超过10%,直接触发熔断。今日开盘:日本股市急速杀跌逾4%;澳大利亚ASX200指数盘初跌超4%,创2008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恒生指数一度跌逾4%;沪指低开1.56%,创业板指低开1.9%,石油股开盘全线重挫。
具体来看,布伦特原油期货周一大幅跳空低开25%,盘中一度跌逾30%,遭受有史以来最激烈的抛售之一,油价上周已经出现了金融危机以来最大的跌幅。最低触及31.02美元/桶,为2016年2月中旬以来新低。WTI原油期货最低跌超27%至30.07美元/桶。洲际交易所(ICE)5月交割的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一度下跌14.25美元,至31.02美元/桶,创1991年1月美国在伊拉克发动战争以来的最大跌幅。除此之外,就在周日油价大幅下跌的时候,有人算过一笔账,那时NYMEX原油期货价格目前为41.57美元/桶,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据测算,NYMEX原油期货价格目前为41.57美元/桶,1桶=158.98L,即0.26美元/L(按当前汇率约合1.80元人民币/L)。而某知名电商平台销量最好的矿泉水价格为1.5元/500ML,折合3元/L。你没看错,水比油贵,就是现在。
到底发生了什么?
油价大跌背后,是欧佩克与俄罗斯谈崩了的最新局势。
事情还要从2014年说起。自美国发现页岩油后,产量逐年上升。2012年以前,美国原油出口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自2012年以后,美国原油出口量急剧增长。根据BP能源统计年鉴数据,自2008年以来,全球石油日产量增加1160万桶,其中美国石油产量增加了850万桶,占全球石油液体产量增幅接近75%。2018年美国石油供给增量达到220万桶/日,几乎占当年全球石油产量增幅的100%。

(数据来源:平安证券)
于是,两大产油国沙特和俄罗斯与美国开始了一场市场份额争夺战。当时,沙特大幅增产导致价格下降,在2015年末和2016年初,价格已经跌到25美元水平,使得很多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因为无法覆盖成本,从而走向破产。同时,增产降价也让很多产油国财政压力巨大。
不过,之后页岩油却靠着借债活了下来。欧佩克之后不得不拉拢俄罗斯实施减产。最终,2016年11月30日,欧佩克在维也纳总部举行的年度会议上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非欧佩克产油国一道达成冻产协议,宣布将总体日产量降低120万桶,至3250万桶/日。但是,如今的形势已经与当年大不相同,沙特与俄罗斯的考量已经发生变化。
2020年伊始,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原油需求国之一,私家车出行、货运物流、航空运输、制造业等多方面需求放缓。目前,虽然中国境内疫情已出现明显转折,但除中国之外的国家和地区,疫情形势仍然严峻。这本身对原油需求就造成一定程度影响。
除此之外,是这次谈判双方的自我考量。对于俄罗斯而言,随着2016年-2020年的油价复苏,其财政压力有所缓解。广发证券的分析认为,在当前原油价格位置,俄罗斯不惧怕低油价,可能的原因是在2016-2019年的这一轮原油价格复苏中,俄罗斯财政压力较2016年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因此从财政调节能力上,有能力继续在低油价时期继续维持财政运转。
此外,目前俄罗斯债务水平较低,对低油价的容忍度远高于沙特。平安证券分析认为,近年来国际制裁迫使俄罗斯削减外国借款,执行严格的财政政策,将国内支出降至最低。结果是,俄罗斯现在拥有世界第四大国际储备,而债务水平最低。而且,近两年,俄罗斯一直按照40多美元的油价进行财政平衡预算,其对低油价的容忍度远远高于沙特。相比来看,沙特的财政平衡油价大约是俄罗斯的两倍。

(数据来源:平安证券)
而对于沙特而言,其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则更高。
全球三大产油国,2018年美国能源产品出口占美国出口总量的10.5%,俄罗斯为56.7%,沙特则达到86%。也就是说,沙特对于石油出口的依赖,远高于其他两个国家。平安证券还认为,沙特阿美在国内成功IPO后,为了支持其2万亿美元的估值期望,沙特对油价的依赖程度就更为强烈。因此,沙特才在周六的谈判中,再次提出减产。此外,中东各国面临更大的财政压力,对油价诉求更强。
根据IMF预测,2020年沙特财政平衡油价约为83.6美元/桶,经常性账户平衡油价55.3美元/桶。当前OPEC一揽子原油价格已经低于几乎所有中东产油国的财政平衡成本,以及大部分产油国的经常性账户盈亏平衡成本。而且过去数年,原油价格长时间低于沙特等主要产油国的财政平衡成本,实际上当前中东各主要产油国对财政压力更大,对油价诉求更强,因此俄罗斯在财政压力较中东产油国更小的情况下,可能不愿意承担更多的减产任务。于是,就出现“谈崩”的紧张局面。
欧佩克当前的石油减产协议将在3月底到期。于是,其在周四发表声明建议,额外再减产150万桶/日直至2020年底,这相当于全球需求的1.5%左右。然而,这一减产建议却遭到俄罗斯的反对。当地时间3月6日,最终以在维也纳举行的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及盟友)扩大减产谈判失败宣告终结。因此,沙特就发动了此次“油价战争”——不仅降价,还要增产。
沙特大幅降低售往欧洲、远东和美国等国外的市场的原油价格,折扣幅度创逾20年来最大,以吸引国外炼油厂购买沙特原油。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声明文件显示:4月卖往亚洲的原油定价下调4-6美元/桶;4月卖往美国的原油定价下调7美元/桶。同时,沙特还私下告知市场参与者,如有需要将增加产量,4月沙特的原油产量可能会从本月的约970万桶/日增至1000万桶/日,甚至达到1200万桶/日的纪录水平。
后市如何?
下跌之后,多家大行都降低了原油价格的预期。
高盛将2020年第二季度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期调降至30美元/桶,并警告油价“可能下跌”至20美元/桶附近。荷兰国际银行第二季度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期从56美元下调至33美元/桶,WTI原油预期从50美元/桶下调至28美元/桶。IHS Markit分析师、资深欧佩克专家迪万(Roger Divon)指出,二季度市场可能会见到近20年来国际油价的低位,这意味着原油可能跌破20美元/桶。不过,根据最新消息,据《财联社》报道,特朗普已私下要求沙特停止油价战。
事实上,美国的页岩油也不好过。2014-2016年经济低迷时期产生的巨额债务即将需要偿还。未来四年,北美石油和天然气公司的债务将超过2000亿美元,其中400亿美元将于今年到期。而且,《第一财经》此前的报道也指出,市场人士表示:“俄罗斯的做法就是为了让价格下跌到页岩油生产商被挤出市场。而目前页岩油市场,埃克森美孚等综合性石油巨头已宣布降低兴趣,且已经出现了不少的破产案例。但对于OPEC+而言,由于减产计划依赖于俄罗斯的参与,而俄罗斯退出使得情况正在朝最糟糕的方向发展。”
不过,对部分行业而言,油价下跌会降低其成本,一定程度上构成利好。油价的下调,直接降低航空、物流等行业成本。此外,低油价下,炼化行业成本也会有一定削减。
(文章转自:网易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