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信息:
刘闲月,男,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副主任,电话:13960262445;电子邮箱: xianyueliu@126.com;邮寄地址: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362021)
提到晋江,现在我们很多同志应该听过,18年、19年很多媒体都在报道。大家应该听过一首歌闽南歌叫《爱拼才会赢》。作为在闽南工作10多年的江苏人,听这首歌我是初听不识曲中意,再听身边全是曲中人。因为都是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企业家,所以我今天多说创新创业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6年内7到晋江考察调研。2002年,任福建省省长时总结提出了以“六个始终坚持”和“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为核心内涵的“晋江经验”。其中有:始终坚持立足本地优势和选择符合自身最佳方式加快经济发展、始终坚持加强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引导和服务;第一个处理好:有形通道与无形通道的关系。《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很好地体现了这三点,而且对比分析,广西的战略起点要远高于当时的福建、北部湾港的区位优势要胜于晋江。
从竞争优势来源角度讲,独特的地理位置,是不可模仿、难以复制、难以通过市场交易获取的自然资源。西部陆海新通道,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中南半岛、孟中印缅、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的通道交汇点,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六廊六路多国多港”、“南向北联东融西合”的中心。在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中处于“经济-地理-文化”网络的中心节点,占据有利的网络位势。与互联网信息、平台经济去中心化思维相反,有形通道中的中心点城市、物流枢纽城市应强化中心化,通过正反馈、正循环强化这一优势,使之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通道、节点,可以控制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但是仅有区位资源优势,还不足以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或者绝对的竞争优势,因为当大多数地方政府将区位作为优势时,区位就变成了竞争均势。晋江经验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因素。正如闽南歌所讲:三份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即纵使天命所归,也需人事所为,也即习近平总书记说的另一条始终坚持:始终坚持在顽强拼搏中取胜。
当时的晋江地区,天时不及特区,地利不如两三角,“八山一水一份田”,自然资源的比较劣势非常突出,也正是这样,倒逼着当地人漂洋过海、创新创业,将人力资源、企业家精神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数字显示,中国海华侨华人6000多万,4500万分布在东南亚,福建籍的华侨华人有1580多万。1978年时,泉州(当时的晋江地区)经济总量全省倒数第二,人均GDP全省倒数第一。但是,当前泉州经济总量已连续20多年福建省第一,2020年晋江市(县级市)位居全国百强县第四,泉州市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18位。
总结其成功经验,得益于当地人创新创业、爱拼敢赢的拼搏精神。首先是创业型的政府,尊重群众首创,敢于作为,敢于突破现规则,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之初,全国大部分地区还在讨论意识形态、制度问题,很多地方政府采取“不争论、允许试、允许看、政府不随便贴封条、戴帽子、打棍子”的中间态度时,当时的晋江政府就力排姓“资”、姓“社”、姓“公”、姓“私”的争论,为民营企业戴“红帽子”、“洋帽子”,晋江地区的领导人敢于冒着制度摩擦的风险,在制度安排、政策导向上为民营经济铺路,坚持“先开放、后管理,先繁荣、后理顺,先发展、后规划,先扶持、后收益”的思路。
其次是有一批敢于创业的民营企业家。他们的拼搏形成了一批优秀的企业、一批知名品牌,如安踏、三六一度,特步等,安踏已成为全球体育用品行业第三、市值曾超过阿迪达斯的民营企业。通过他们的创业形成了“小产品,大市场;小区域,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的特色产业经济、侨乡经济和集群经济。
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可借鉴“晋江经验”,通过培养各主体的企业家精神、创业精神,培育一批广西特色的企业家、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培育“广西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广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