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7日(周四),由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办的“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提高数据治理能力研讨会”圆满落幕。本次研讨会邀请了数十位国内外专家与学者,旨在加强国内外数据治理经验交流,提升国际数据治理能力。
会议开幕式由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晓航教授主持,张教授就本次研讨会主题进行了介绍,并表示数据治理在考虑本国国情和特点的同时,也要关注国外的制度和做法,希望能与国内外各位专家和学者保持长期合作,共同推进数据治理研究进程。

王琳教授就本次研讨会的第一位嘉宾Richard Taylor教授进行介绍,Richard Taylor教授是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信息政策研究所的主任和高级顾问。Taylor教授分享了跨国界的数据治理战略和如何为数据开放和共享寻求一个统一的国际标准,并提出目前的挑战在于如何让数据在意识形态上不相容但又相互依赖的系统之间流动起来,要寻找到既能保护必要的数据,又允许生产性数据的流动的方法。

第二位嘉宾是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Rob Frieden教授,演讲的主题为“Lessons from Facebook’s Recurring Violations of E.U and U.S. Date Protection and Privacy Safeguards”。Frieden教授分享了Facebook如何无视法律、承担来自不同国家监管机构和法院的罚款和警告,但创造了巨额的收入并取得巨大的成功的案例。Frieden教授对数据安全和数据隐私进行了区分,并指出美国与欧盟在数据隐私保护上的不足和困境,最后提出基于目前数据隐私保护存在的诸多问题,美国和欧盟的数据隐私保障措施将变得更加普遍、更加具有实质性。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通信学院的Krishna Jayakar教授做了题为“COMPETING POLICYMAKING MODELS IN DATA GOVERNANCE”的演讲。Jayakar教授着眼于数据自身的经济特征,比较不同的数据治理决策模式,并对数据治理的未来进行预测。Jayakar教授介绍了数据应作为私人物品还是公共物品两种不同的观点,分析了两种观点不同的治理模式,提出数据估值因素三个不同的组别。Jayakar教授认为,因为数据共享标准和治理标准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市场之间有所不同。因此不存在一个普遍适用的估值方法,对于不同数据,可能存在很多不同的估值模型。

夏威夷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的Jenifer Winter教授进行了题为:“DATA GOVERNANCE AND GROUP PRIVACY:CONSIDERATIONS FOR FUTURE DATA PROTECTION LEGISLATION”的演讲。Winter教授分享了新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面临的挑战,并介绍了群体隐私领域目前的理论进展和大数据时代五种不同的隐私概念,提出将群体隐私映射到数据监管框架中,例如使用更透明的算法、实施问责制和支持群体保护等。

技术管理与经济系的Erik Bohlin教授做了题为“The EU Digital Market Act-Prospects for Data and Platform Governance”的演讲。Bohlin教授分享了欧盟《数字市场法》的立法背景、参与者、出台历程和适用主体等内容,并对部分经典法条进行具体解释与分析,Bohlin教授着重强调了法律法规下平台治理问题,他希望《数字市场法》的法规能够激发更多新的有关数字平台守门人与创新方面的探索与研究。

最后,万岩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对研讨会的圆满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代表北京邮电大学对各位嘉宾的参会表示衷心感谢。万岩教授希望北京邮电大学能够与海内外学者建立长期的合作,彼此交流先进经验,继续讨论数据治理问题的新模型。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聚焦国际视野,跟随时代主题,使各位参会者对国际数据治理有了更广泛、更深刻的认识,对于促进国际数据治理研究进程具有较大意义,为中国管理跨境数据流动、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