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1日(周一),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重大项目“SNA下企业数据资产统计核算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开题评议会顺利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徐经长教授、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前副主任狄愷主任、厦门大学财务管理与会计研究院曲晓辉教授、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王鹏程教授、中国移动研究院研究员林琳所长、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研究员徐运红担任开题评议专家。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杜振华教授、曹建彤副教授、万滢霖助理教授、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余海燕副教授、申笑宇副教授等项目组主要研究人员和硕士博士以及中国电信海南分公司、中国联通大数据公司等近30人参加开题启动会。

会议开始,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曾雪云教授介绍并感谢了线上线下参与会议的各位领导、专家和学者,师生们对参会人员表示了热烈的欢迎。曾雪云教授指出北京邮电大学建校68年来一直以信息科技为特色,为国家数字经济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首先,开题会前举行了高端智库论坛。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王鹏程教授做题为“无形资产会计准则修订展望与数据资产会计标准的建设”的专题演讲。王鹏程教授首先介绍了无形资产准则历史演进,接着指出无形资产会计准则面临的三大挑战,包括大量无形资产不被确认影响财务报表相关性、大量研究开发支出费用化导致绩效指标严重扭曲、会计处理重大不一致引发对准则内在逻辑的质疑。针对以上挑战,王鹏程教授给出了以下三种可行性措施。第一是无形资产的确认问题,让更多符合标准的无形资产进入财务报表体系。第二,优化成本计量和公允价值计量方案,让财务报表反映无形资产的价值。第三,强化披露,提升无形资产相关信息的价值。最后王鹏程教授表示我们应当积极参与无形资产会计准则的改进和完善,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实现高质量发展。

然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徐经长教授主持了开题报告和专家评议环节。曾雪云教授以“SNA下企业数据资产统计核算的理论及应用研究”为主题进行了全国统计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开题汇报。曾雪云教授从国家政策发布和全球数据大规模增长方面介绍了SNA下企业数据资产统计核算的理论及应用研究的研究背景,认为在当前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据已成为企业发展和竞争的核心资源,在微观层面开展全国企业的数据量统计与核算非常紧迫。一方面,传统会计核算方法体系的局限性导致数据资产统计面临两大严峻挑战:一是数据资产核算范围的确定、二是数据资产核算过程中数据资产价值的确定。另一方面,要解决上述问题,就要打通会计与统计之间的联系。遵循搭建“统计测算方法研究—会计估值方法研究—落地应用”的研究思路,使统计学的测算方法与会计学的估值方法实现跨学科的融合运用,从企业数据资产统计核算的理论基础、规范结构、综合评价指标、价值核算以及应用测试五个方面对SNA下企业数据资产统计核算进行系统性研究,从而提供一套全面的可落地应用的数据资产核算方法。接着,曾雪云教授向大家介绍了本课题研究的学术特色与创新之处。最后介绍了来自于多个院校的课题组成员形成的具有学术交叉性的复合型团队,展示了已有的的研究基础,为本课题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必要条件和保障性。

曾雪云教授开题报告结束后,由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徐经长教授主持专家评议环节,邀请各位专家评委对开题报告进行点评。
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王鹏程教授肯定了“SNA下企业数据资产统计核算的理论及应用研究”的研究主题,表示该重大项目将会计领域和统计领域知识和方法论相结合,这一创新十分难得且具有重大意义,为国家未来数字经济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基础的制度性依据,是建造我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体现。之后,王教授提出了两点可能的突破:一是在收入法和支出法下,GDP统计和数据资产统计有何联系,如何将二者衔接,二是企业本身披露的财务报告与上报银监会的统计报表是否衔接及如何处理好衔接问题。
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前副主任狄愷主任,充分肯定了项目团队在数据资产方面做出的贡献与成果,并结合当前国家数据类资产、经济活动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较大比重的现状,认为此项目对数字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狄主任也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统计学和会计学是两个学科,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下,统计是宏观角度,会计是微观角度,统计核算可以把会计作为基础,提炼总结统计层面的企业数据资产的标准、范围、边界等,进行两个学科的融合交叉。第二,项目开展要紧紧围绕统计学展开,通过研究体现数据资产在统计学的特点。第三,后续对统计学与会计学的数据资产价值的认定是个难点。结合以上建议,希望项目组关注并融合国家统计局颁布的相关政策要求,从而能够更加深入的展开研究。
厦门大学财务管理与会计研究院曲晓辉教授,对项目的立意、架构、内容、方法表示充分的认可和支持。曲教授指出,项目要紧密围绕“统计”展开,以会计学的数据资产相关研究为辅助。在统计学方面,要强化统计的逻辑和思维,突出SNA、CSNA数据的重点,例如分类和编目。建议项目组对SNA的国际进展、争议、理论和实务的发展进程深入研究。曲教授进一步认为,会计的无形资产入表要秉持稳健性原则,包括数据资产的入表,要确保是具有持续使用价值的经济资源。在数据资产确认、入表、披露时,注重公允价值准则。建议项目团队利用北邮学科特色,对大数据合作资产进行跟进。
中国移动研究院研究员林琳所长,从企业加之实现的角度提出了补充观点。企业在进行数据资产入表实际操作时存在两方面困难:数据资产如何评定和数据资产如何入表,这两个问题导致数据资产入表落实困难,希望通过解决上述问题实现企业价值。林琳所长对开题思路表示了肯定,认为从会计学到统计学的视角转换具有开拓性,对后续数据资产入表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最后,林所长提出了项目可能遇到的三个挑战:一是如何保证不同场景下数据评估的严谨性;二是数据的应用和价值发挥如何在统计学与会计学上实现衔接;三是现阶段在数据价值实现方面缺乏顶层设计,需要有方法论的建构,而本项目在这方面无疑具有很大的开拓性,将来能够赋能具体的业务操作。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研究员徐运红,充分强调了项目的研究价值和创新性,指出本项目将解决的会计学和统计学的衔接问题会为以后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徐运红主任助理表示,数据是一种资源,确认入表后成为数据资产,每年通过数据产生、收集、加工等产生稳定收益,是典型的数据产品服务。针对会计学与统计学的差异问题,徐运红提出,会计微观累积到中观,中观累积到统计宏观,达到一种独特创新,最终为政府对数据资产的统计提供解决思路和方案,为国际引领和示范。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徐经长教授,对该重大项目表示了高度的肯定与支持,指出本项目体现了项目团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敏锐洞察力,能够对现存问题进行整合、提炼,然后进行系统性研究。徐教授希望项目团队能够充分发挥北邮理工科的背景优势,与本项目以及其他会计领域的研究进行交叉融合,并认真吸纳各位专家学者的意见,对现有问题和挑战进行深入的剖析与思考,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创新性成果。
六位专家都对本项目表达了高度肯定和希望,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宝贵意见,对项目后续研究乃至国家数字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并预祝项目团队早日取得突破性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