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0日下午13点30分,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第44期青年学者论坛通过腾讯会议顺利举办。本次学术活动邀请到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马隽老师做题为“英汉翻译方法与译者素养”的主题报告,向老师和同学们详细介绍了翻译的概况、从句的译法以及译者的基本素养。本次讲座吸引了北邮经管近30名师生参加。
会议伊始,马老师先提出问题“全世界有多少国家、地区、种族、语言”,激发同学们的思考。主题一是翻译的总述。首先,马老师介绍了翻译的历史,在我国,翻译从夏代就已经开始,笔译的记载自周代开始。马老师提到,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和跨时空的交际活动或交际行为,其任务就是将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以实现不同语言、种族和社会之间沟通周想情感传播文化知识。促进文明发展,特别是推动目的语国家或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的目的”。翻译的标准是“忠实原文的信”、“地道表达的达”、“符合文风的雅”。翻译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形式:直译,强调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保持原文的内容;意译,强调意思和理解的正确和表达的自由,翻译的方法不拘泥于原文,存在形式上的调整,如将原文的陈述句译为祈使句;艺术加工,讲究“得其意,忘其形”,在兼顾直译和意译的基础上体现译者的二次创作水平。翻译具有五个层次,分别为词、句、语篇、文体与跨文化背景和知识。如英国地铁广告语“less bread, less jam”,这里的翻译需要用到引申义,要了解到“bread”与柴米油盐的支出有关,“jam”与交通拥堵有关,即可翻译为“少开车,少拥堵”。
主题二是英语的从句译法。首先,定语从句的译法主要有前置定语、后置定语、溶合、转为状语。第二,状语从句的翻译可以放在动词之前、主句之前,如“You shouldn’t get off until the bus stops”,应把“车停稳”翻译在“下车”的前面;译成其他类型的状语;译成其他状语从句,如“The boy shouted as he ran”可以译成并列句“这个男孩边走边唱”。第三,名词从句中表语从句一般按原文译出,极少数情况下可按汉语习惯把表语从句提前,如“This is why the‘know-all’is ridiculous”,可翻译为“‘万事通’可笑的原因就在于此”。
主题三是译者的基本素养。成为一个好的译者,重在日常积累,要做到以下几点:相对熟知英语和汉语的表达方式,以便理解原文;对知识要有一定的把握,体现专业性;掌握一些翻译的技法;懂得翻译的伦理,从事一些保密性或口译的翻译工作时,关键信息等不能外泄;要有跨文化的意识。此外,马老师提示同学们,将来可能需要将中国的情况推介给世界,大家的学习不止于英汉翻译,还要做一个传播者,把中国的文化和知识介绍给世界。
讲座的最后,曾雪云老师对马老师的讲座内容做出总结,强调了在翻译中“信、达、雅”的重要性,并对马老师表达了衷心的感谢。接着,马老师认真、细致地解答了在场同学的求问并与同学们做进一步探讨。经过这次讲座的学习,同学们对翻译有了更深的认识,对翻译的方法,尤其是从句译法的学习在日后的翻译和研读文献中都有很大帮助。
下午15点15分,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第44期青年学者论坛顺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