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一种简单而又不完整的记账方法,它对每一项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登记,反映经济业务的一个方面,一般只反映现金收付及人欠、欠人事项,而不反映现金收付及债权、债务的对象。
历史(唐宋):旧管(上期结余)+新增(本期收入)-开除(本期支出)=实在(本期结存)
【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是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进行登记的方法。
历史(明清):进(收入)-缴(费用)=存(资产)-该(履约责任、负债),也称龙门账,合账称为合龙门。

【老师点评】
明清的龙门账是中国本土复式记账法的萌芽,需要同时记录两个项目,而非像单式记账法那样只记录单一项目的增减变动(也即流水账)。现在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是建立在近现代西方复式记账体系上的,它最早可追溯到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帕乔利所写的《算数、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其中有一章叫《簿记论》,结合数学原理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复式记账法。人们习惯于将这本书的存在视为现代会计的开始。但可以肯定,卢卡•帕乔利本人并不是复式记账法发明人。发明复式记账法的应该是同年代或更早期的威尼斯商人。人文领域的科学家拥有思考、记录、解释的能力,但创举往往来自于民间或者业界,这是人文与自然科学领域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