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云课堂 > 课堂作品 > 正文

课堂作品展:汇源果汁大败局

【作者:王雅楠 廖兴梅 | 编辑: | 发布日期:2020-05-19 】

近日,身处“多事之秋”的汇源果汁又曝出债务危机。去年4月,汇源果汁发布停牌公告。停牌的原因是涉及汇源集团违规借贷42.82亿关联贷款。汇源果汁公告称,2017年8月15日至2018年3月29日期间,在没有签订借款协议、没有按联交所要求履行公告等程序的情况下,汇源果汁集团累计向关联方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汇源饮料食品集团”)借款共计42.82亿元。

汇源果汁称,借款是为了帮助汇源饮料食品集团应付临时营运资金或还债,垫付资金来源为上市公司的1.8亿欧元银行借款以及若干可换股债券。这一行为违反了港交所上市规则中关于关联交易申报、股东批准及披露的条款。

在业内看来,汇源果汁今天的困境完全是其激进的投资策略以及自身运营出了问题。以参与中石化销售公司混改为例,投资本来就有风险,即便是投资看似资产非常优质的中石化销售公司,而事实上,恰恰是这类国有资产重组,往往隐含巨大的政策风险,在饮料行业鏖战的关键时期,朱新礼却调动巨额资金跑去投资与自己主业几乎完全不相关的石化行业,汇源陷入困境也就是大概率事件了。

在运营上,汇源也存在较大问题,当初凭借100%纯果汁的概念一下子在市场打开销路,但随着企业做大,运营管理能力不足的弊端也逐渐显现。从汇源果汁公司的财务报表中也能够看出来一些问题,汇源集团在财务管理方面极其混乱。在负债率这块汇源集团每年都在增加,财务成本过高。纵观2016年的利润只能达到5.35亿元,这样的盈利根本就无法支撑汇源集团庞大的经营成本。

庞大的经营成本和激进的投资策略,让汇源不得不到处举债,拆东墙补西墙,2018年汇源欠下42.82亿元违规借款,在此之后,出售资产以及对外举债成为其得以生存下来的重要策略,折旧摊销和变卖厂房,汇源这几年几乎一直都在疲于应付各种债务。在这样的财务状况下,汇源果汁却仍在扩张,而汇源集团的扩张只是不断投资新的工厂,产能却没有得到有效提升,投资与收益不成正比。这也进一步恶化了汇源的财务状况。

一位食品行业专家向记者表示,汇源的品牌、产品团队、体系都比较老化,在主业经营上,汇源并没有真正花足精力。跟很多企业失败的原因一样,汇源对主业的不够专注,盲目沉迷投资指望“一夜暴富”,最终酿成苦果,其实,类似的悲剧又何尝不在很多企业身上继续上演。